微型住宅行不行?
房價高漲、房貸負擔大,是否能逃脫水泥叢林,找到心的生活方式?
30歲的小帥北漂工作8年
為了節省開銷
只能住在市郊的套房
每天往返兩小時搭車通勤
居高不下的房租
背不起的房貸
讓小帥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
這讓他不由得思考
自己人生的下一步應該如何選擇…
發薪日終於到了
小帥本想在下班後
到居酒屋好好犒賞自己一番
但低頭看著自己 32K 的薪資單
最後還是選擇在便利商店吃微波食品
回到租屋處的小帥
一邊吃飯一邊打算尋找
租金更便宜的房子
這時他突然看到…
微型住宅的起源
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名美術老師 Jay Shafer 為了透過簡化生活達到環境保護和永續生活,在 2002 年創造自己的微型住宅。
他使用環保材料和再生能源,並將空間最大化,建造約 2.5 坪 大,包含廚房、衛生間、起居區和臥室的微型住宅,並出版《The Small House Book》。他的微型房屋也被《Natural Home》雜誌評選為 1999 年度「最佳創新設計之家」,讓更多人看見微屋生活的可能性。
歷經 2008 年的金融風暴,不景氣的環境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簡化生活。厭倦了一輩子背負房貸的人們,開始投入微屋行列,將 Tiny House 延伸成為 Tiny Life,將房屋縮小,換取更大的財務及時間自由,花更多時間與精力在好好生活,培養個人興趣。
「太酷了吧,台灣也有這種地方嗎?」
如果你是小帥,你會…?
小帥來到
台中的泱泱自然園區
工作人員出來親切的跟他介紹周邊環境及房屋
(上下左右滑動參觀)
這裡的每間行動木屋根據不同房型分為4.5坪、13.5坪及22.5坪,包含起居間、廚房、衛浴等設備。
木屋內搭配地窗增加空氣對流,以及屋外翠綠化達到空氣淨化與降溫,
即使是炎炎夏日,也不需要冷氣就能心靜自然涼。
地窗
小帥參觀時紀錄了許多微屋的照片
也聽了創辦人自己的居住經驗…
【微屋運動 | Tiny House】 訪談泱泱自然創辦人謝東興 追求自然好幸福
微型房屋通常比
傳統住宅更便宜
不僅建造成本更經濟實惠
在能源使用和維護
也更具成本效益
經濟效益
微型房屋空間小
耗費較少的建材和水、電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足跡
此外有些微型房屋
也有環保及能源再生設計
環境友好
微型房屋室內空間較小
居民必須減少家中物品
多往外走 親近自然
降低壓力 提高幸福感
減法生活
微型房屋通常是可移動的
將其置於拖車或加裝輪子
輕鬆搬遷到不同的地點
享受旅行和探索的自由
可移動性
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
喜好和需求,
自由地設計他們的內裝,
活用微屋的小空間。
個性化
和創造性
「原來,
微型住宅有這麼多優點!」
「但目前在台灣,也面臨了這些困境…」
法規限制
台灣的建築法規對於住宅建築的建築面積、空間配置、設施等有特定的限制。目前微型房屋仍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無法全面實施。
土地使用限制
微型房屋需要一塊合適的土地進行建設和使用。然而,台灣的土地使用法規嚴格且價格昂貴,因此很難找到適合的土地。
文化觀念和社會接受度
台灣的住宅觀念較為保守,多數人希望房子越大越好,因此對於微屋的非傳統住宅形式,人們容易對其可行性和居住品質產生疑慮。
「那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住在微屋呢?」
喜好自然
想讓生活遠離都市的人
預算有限
又想提高生活品質的人
頂客族及樂單族
可選擇縮小 簡化居住空間
「為什麼要選微屋呢?」
創辦人告訴小帥自己對未來的想像
【微屋運動 | Tiny House】逃出被水泥禁錮住的生活,追求自由
微型住宅行不行?
© 2023 資訊視覺化 G3
製作團隊:陳品蓁、陳佳妤、黃雅詩、陳彥羽、施芸
指導老師:賴盈如、卓冠齊、陳廷宇、吳泰輝
Icon made by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paulalee from www.flaticon.com and https://www.canva.com/